每日甘肃网6月5日讯据嘉峪关日报报道(秦鸣阳)近期,市国资委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,对各单位上报的36户企业,结合工商登记数据库中的登记信息进行了对照核实,从中筛查出了国有“僵尸企业”15户,建立了国有“僵尸企业”信息档案,上报市处置“僵尸企业”领导小组。
“僵尸企业”是指连续3年以上停产、复产无望,且欠薪、欠税、欠息、欠费的企业,或其他情况导致列为“僵尸企业”的企业。15户国有“僵尸企业”中,已停产且复产无望的5户,连年亏损、资不抵债的3户,完成私营改制后未变更工商登记信息的7户。“僵尸企业”的存在,挤占了社会资源,增加了行政成本,导致国有企业数据失真,不利于掌握国有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,影响经济和市场决策。下一步,国资委将指导各国有“僵尸企业”的出资主体,按时有序开展处置工作。 ……
